首页 > 临床执业医师 >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试题

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常见易错试题

时间:2013-05-14 19:39:16来源:

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常见易错试题

女,48岁,胸痛为刺痛发作数秒,含硝酸甘油1~2秒后疼痛即消失,最可能诊断是


A.心绞痛  B.心脏神经症  C.心肌梗死   D.胸膜炎   E.心包炎

解析:读完题选A心绞痛那就上当了!题干:“胸痛发作数秒钟,含硝酸甘油1~2秒疼痛即消失”,不符合心绞痛的典型表现,但实在太像心绞痛的表现了;硝酸甘油一般舌下给药约2~3分钟起效,5分钟达最大效应,血药浓度峰值为2~3ng/ml,作用持续10~30分钟。因此不可能在服用后1~2秒即起效,提示疼痛的缓解与服用硝酸甘油无关。这题应该选B 心脏神经官能症
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,临床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,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。
诊断
青壮年女性多见,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,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,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,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。病史应详细询问有无焦虑、情绪激动、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等诱因,是否曾被诊断为"心脏病",心慌、气短或心前区不适等感觉与活动、劳累和心情的相关,睡眠状况如何。既往的心脏检查结果、用药史及疗效有助于诊断

2.有一病人年青时患过风湿性关节炎,后又患肾炎数年,而且反复发作加重病情,近来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多尿以及夜尿等症状,查体呈慢性病容,皮肤尿素霜,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,尿蛋白(++),NPN增高。本患者的心包摩擦音产生原因可能是:
A.风湿性心外膜炎
B.尿毒症性心外膜炎
C.结核性心外膜炎
D.感染性心外膜炎   E.毛霉菌性心外膜炎


解析:读完题,选了A的童鞋们请举手,恭喜你们,中了出题老师设置的圈套;题干开头就明白告诉我们了风湿性关节炎了,看题干说的就好像是要把答案告诉我们似的;可是~~出题老师是邪恶的;
注意看题干中其他叙述,有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呢:皮肤尿素霜,NPN增高,就这么一小段话,还是分两块说的;多么隐蔽的设置;不得不佩服出题老师的用心良苦,这让考生们情何以堪啊~!
正确答案选:B
尿毒症病人皮肤常呈灰黄色并有瘙痒,皮肤的颜色与贫血和尿色素在皮肤内积聚有关。体内蓄积的尿素可通过汗腺排出,在皮肤表面形成结晶状粉末称为尿素霜,常见于面部、鼻、颊等处。瘙痒的原因不清楚,可能与尿素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有关。
NPN非蛋白氮:正常值14.3-25.0mmol/L(20-40毫克%,即每百毫升20-40毫克)。
增高见于各种肾脏疾病造成的肾功能不良,尿毒症。也见于某些全身性疾病,如严重脱水、休克、尿路梗阻、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度等。

关于β-内酰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机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
A.抑制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酶  
B.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
C.抑制细菌的自溶酶活性

D.阻碍菌细胞壁粘肽合成
E.菌体膨胀变形


解析:看到这个题,我几乎产生了眩晕;这个出题老师不单是为了考知识点,他还放出了个杀招,——抠字眼;抠字眼绝对是出题老师们的必杀技,注意BC仅有两个字的区别,到底是触发还是抑制;这种抠字眼陷阱题大家一定要注意,相当容易丢分;
β-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,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,即青霉素结合蛋白(penicillin  binding proteins,PBPs),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,使细菌胞壁缺损,菌体膨胀裂解。除此之外,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: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,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。题目问哪项错误:选C

男性,65岁,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年,活动后心闷,心悸、气短2年;近一周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。体检:端坐呼吸,BP160 90,P120次。P2亢进,心脏瓣膜区未闻及杂音。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,双肺散在哮鸣音。腹平软,肝脾肋下未及,双下肢无水肿,空腹血糖4.2mmol/L.心电图v1~v6导联st段压低0.05~0.1mv。血清肌钙蛋白正常.
该患者目前的诊断可能是:急性左心衰
该患者心功能分级:
A:killip分级II级
B: killip分级III级
C: killip分级Ⅳ级
D:NYHA分级III级
E:NYHA分级Ⅳ级
解析:这个出题老师的陷阱也是在题目的开头,开头就告诉咱病人有心梗病史;考的是心功能分级;大家都学过,心梗病人分级用KILLIP嘛!但本题如果稍不仔细,就会在ABC里找答案了,这题杀招在最后一句话:血清肌钙蛋白正常,.表明此时病人并未心梗,分级应该用NYHA分级,而不是KILLIP
这题只要仔细省题了,那就比较简单了;

女性,32岁,有心脏病4年,最近感到心悸,听诊发现心率100次/分,律不齐,第一心音强弱不等,心尖部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。入院第二天后体检发现第一心音强弱不等,心率绝对不规则,心率120次/分,脉率100次/分,应考虑并发
1小题:选心房颤动;
2.小题问首选的治疗药物是( )
 A.普奈洛尔
B.利多卡因
C.毛花甙丙
D.苯妥英钠
E.新斯的明
解析:首先从题干上描述来看,考虑是个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伴房颤
而出题老师的杀招在第2小题:而考生们天天背书,都知道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用洋地黄的嘛,这题选C肯定没错;选C就上当了;
那么我们看看患者的情况,是4年的心脏病史,入院后第二天才发生了房颤,(此时房颤持续时间并未超过24小时)
这里我们考虑为阵发房颤;首选B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,比如普奈洛尔或者具有轻度抑制B受体阻滞剂的胺碘酮,这类效果比较好;应该选A;

如果这题患者是个反复发作房颤的病人,那么首选洋地黄类如西地兰治疗;待心率恢复后,再用地高辛维持是比较好的选择。

特别提示这题,陷阱设置的太深了:一定多加小心类似的题
男,50岁,郊区农民,7月21 ,主诉:发热伴头痛6天,神志不清、烦躁不安3天。病来大便l~2次/日,便中可见黏液,未见脓血。查体:神志不清,压眶有反应,颈强(+),克氏征(+),浅反射消失,深反射稍亢进。血常规:WBC l4×109/L,N 80%,L15%,异型淋巴细胞5%。CSF:细胞数220×106/L,N 38%,L 62%,糖3.5mmol/L,氯化物120mmol/L,蛋白定量0.59/L。涂片检菌阴性,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,钩体凝溶试验1:100。


该患者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
A.钩体病(脑膜脑炎型)
B.流行性脑脊髓膜炎
C.流行性乙型脑炎
D.脑型疟疾
E.中毒性菌痢
正确答案C
这题读完,不熟悉乙脑脑脊液特点的同学,必定上当而去选A;分析原因就在于题干最后两个怪模怪样的检查方法,一般很少有同学听过这个,这里特别着重强调一下以免考试中再碰见 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,钩体凝溶试验1:100。


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 这个怪模怪样的试验,一般不用于早期乙脑的诊断,放在题干中,就是个陷阱,以迷惑考生,这个试验通常用于乙脑回顾性的诊断,也就是乙脑恢复期时才会表现为阳性,所以题干里说是阴性,不要以为从此可以排除乙脑的可能了。
钩体凝溶试验1:100 这个检查和乙脑补体结合试验共同构成陷阱,1:100是没有意义的,要单次血清效价≥1∶400,或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血清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,有诊断意义,放这里也是吓唬人;


正常脑脊液:性质:无色水样液体,清晰透明。细胞计数:成人:(0-8)×106/L本题升高;儿童:(0-15)×106/L; 新生儿:(0-30)×106/L。蛋白定量:0.15-0.45g/L本题升高 新生儿0.2~1.2g/L。葡萄糖定量:成人2.8-4.5mmol/L本题正常:儿童:3.1-4.4mmol/1;婴儿:3.9-5.0mmol/L。氯化物测定:成人:120-132mmol/L本题正常;同时细菌涂片阴
儿童:111-123mmol/L; 婴儿:110-122mmol/L。压力测定 : 病人取测卧位时测定:成人:0.69-1.97kPa;儿童:0.69-1.96kPa; 婴儿:0.29-0.78kPa


乙脑脑脊液检查特点:
脑脊液常规检查:除压力增高外,外观无色透明,偶呈轻微混浊,白细胞计数多数轻度增加,多在(50~500)×106/L之间(约占80%),少数可达1000×106/L以上。白细胞计数的高低与预后无关,病初2~5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,以后则以淋巴细胞为主。蛋白轻度增高,糖正常或偏高,偶有降低,氯化物正常。约有2%~4%的乙脑患者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正常。此外,在起病1~2天内脑脊液天冬氨酸转氨酶(AST)活性常增高,对于判断本病预后、脑组织损害有参考意义。脑脊液有变化者需10~14天才恢复正常,个别病例需1个月。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